企業營運的目的乃係獲取利潤、追求永續。隨著全球化所帶來的商機與危機,企業的獲利空間不斷被壓縮,使得成本壓力越來越大。在分工細膩的微利時代,節流和管控成本的核心使命應是全員的責任,讓成本觀念深紮,培養成本意識屬實重要。外在環境無法控制,但卻可以培養內部人員的成本專業素養,逐層強化成本概念。企業成本管理不是只追求降低成本,而是從成本與效益的對比中尋找成本最小化,建立正確的成本意識/概念,是企業存續與經營的活水。
課程目標
- 暸解成本基本概念及製造成本的計算要領
- 運用成本管理報表資訊及損益兩平分析工具
- 協助管理者執行有效的成本分析與控管
- 學習提升邊際貢獻率及降低成本的具體作法
一、成本會計基本概念
1.成本的定義
2.製造成本的要素
3.直接材料成本的蒐集與計算
4.直接人工成本的蒐集與計算
5製造費用的蒐集與計算
6.產品成本與期間成本的差異
7.成本會計的功能
二、成本的分析與控制
1.製造業成本結構分析與管理重點
2.產品別及客戶別營收與毛利分析
3.生產量與產出率分析
4.存貨庫齡分析與呆滯庫存管理
5.部門費用分析與管理重點
6.成本資訊對經營的影響
7.成本管控的KPI設定
三、損益兩平分析與決策制定
1.損益兩平點是重要經營指標
2.區分變動與固定成本
3.產品邊際貢獻分析
4.負毛利產品是否能銷售
5.特殊訂單的訂價策略
6.要多少營收才能打平
7.設定目標利潤的必要營收
8.增加行銷費用對利潤的影響
四、提升邊際貢獻率的作法
1.行銷面的規劃作法
2.生產面的提升作法
3.研發面的評估作法
五、降低成本的規劃與作法
1.掌握成本管理的方向
2.運用替代料降低材料成本
3.降低採購成本的作法
4.製程改善與成本降低
5.作業流程簡化與E化
6.工作分析與人力盤點
7.五四三原則降低人事費用
此課程從探討初入職場會面臨的問題出發,引導學習如何融入職場環境?如何快速適應職場的人事物?避免自己落入職海的惡性循環中。課程中將分享人際相處與溝通的技巧,強化抗壓能量,建立正確職場倫理觀念,打造亮麗職涯。自己的職場價值,自己創造,調整心態、放下身段,接受環境,別把自己陷在與工作對抗的負面情緒裡,每家公司各有優缺點,每個職位各有專精,停止抱怨,訓練自己的適應力,始為遠離「適應不良」的不二法門。
主管人員基於管理需要,本應提升勞基律法的相關素養,以避免觸法或損及組織與員工的權益,以杜絕勞資雙方因認知不同而衍生歧見與爭議,課後即能學以致用,確實落實事前防範,並降低勞資間之衝突。
此課程之設計旨在引導學習跨部門溝通協調的技巧,建立積極溝通行為共識與提升團隊內外協調能力,進而轉化成正向合作的團隊文化,降低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本位主義,促進團隊合作關係,建立部門間的互信基礎,培養部門間的共識與默契,協助企業有效提升管理績效,共同擕手合作為組織的成長帶來動力,為企業的成功逐步前進。
紓解情緒與壓力釋放並不是要逃避問題,而是要讓自己用理性的心態去面對逆境,積極的將其調節與消化。工作與生活中所產生的矛盾及低潮是沒有時間表的,學習提升逆境商數與抗壓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轉換情緒方式與紓解壓力的管道,只要自我管控能力提升,懂得用正向態度去面對低潮,相信不用太⾧的時間您就會發現原來與壓力、情緒平和共處,並沒有那麼難。
本課程完整的介紹量產準備的重點與系統,涵蓋觀念、系統與工具的領域,適合有產品開發的企業如何強化既有的新產品開發程序的最佳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