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是現代企業用以評鑑個人或單位於某一段期間的工作績效管理工具,是主管評定部屬工作表現的最佳指標,亦是一種趨勢型的科學管理工具。績效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主要針對設定好的階段性工作目標,結合執行期間績效的追蹤與輔導,最後進行目標達成狀況的評核並且透過量化呈現,再依結果來決定獎懲,是被廣泛使用的評鑑指標。大部份的企業為了避免個人的主觀與偏頗而造成衝突,在進行考核後都會增加一道雙向溝通的面談來進行意見溝通,用以消除主部間對評核結果的認知差異,建立主部間的共識。
課程目標
- 瞭解績效面談的觀念與正確的面談運作模
- 了解主管於績效考核中的角色職責
- 了解面談偏差,以免落入誤區
- 熟習績效面談的步驟,掌握面談流程及關鍵
一、績效管理的目的與程序
1.績效管理的目的與類型
2.績效管理的程序與步驟
3.績效管理與評核常見問題
二、主管在績效管理的功能與定位
1.主管的限制與疑慮
2.主管應有的態度與作法
3.不同表現員工主管應扮演的角色
三、績效管理的原理—員工績效管理與行為改變理論
1.績效管理為什麼沒用?
2.績效管理雙因子論
3.員工行為改變理論
四、績效管理的原理—員工績效管理與行為改變理論
1.面談前準備
2.目標設定工具與依據
3.共識達成方法
4.評估指標設定
5.行動計畫設定—目標管理
6.動機確認與激勵
五、執行中之績效會談—績效檢視與行動計畫修訂
1.績效問題的覺察與發現
2.績效事件及行為澄清
3.目標調整與計畫修訂
4.輔導計畫擬訂與形成
六、執行後之績效會談—績效面談應有的技巧
1.績效輔導原則
2.績效指標達成評估
3.正向/負向訊息傳遞
4.問題澄清與回應
5.員工抱怨與情緒因應
6.考績預防針—期望澄清與調整
七、不適任員工的處理
1.見員工反應—情緒與行為
2.相關的法律規範與限制
3.主管應有的態度
4.面談的原則(DO & DON’T)











本課程透過視覺化呈現與分階段步驟演練方式,從流程思考建立、操作管理、優化改善等面向,引導學員突破思考盲點,掌握作業關鍵流程,從流程分析到提出改善,學習流程管理的精實思維與操作技巧。